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召開黃埔后代座談會
近日,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邀請部分黃埔后代、專家學者共同參加“傳承‘親愛精誠’黃埔精神,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座談會,來自全市的30余名黃埔后代出席座談。
會上,黃埔后代回顧了各自先輩的光榮歷史,并對黃埔精神在兩岸的傳承和弘揚提出了意見建議。大家紛紛表示,希望利用自己黃埔后代的身份,為兩岸和平發展貢獻一份力量,讓黃埔精神能夠延續下去,希望今后市會多組織類似活動,發揮黃埔軍校同學會的積極作用。座談會由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秘書長陳清同志主持。
陳清秘書長在總結講話中肯定了黃埔后代在兩岸交流中所發揮的特殊作用,并希望大家為打造兩岸命運共同體和融合發展多盡心力。她表示,在當前兩岸形勢下,深感責任重大,今后市會也將繼續傳承弘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開拓創新,奮勇擔當,不斷開創北京黃埔工作新局面。
鄭心楠(黃埔5期鄭庭笈之女)在座談會上說,作為一名黃埔后代,身處變革時代,希望大家能夠傳承好黃埔精神。一定要愛國愛黨。父親一生得出的結論就是“只有共產黨才能夠建設好新中國”,一定要知黨恩、感黨情。作為我們來說,就是要相信黨、跟隨黨、熱愛黨,這是我們每一位黃埔后代都應該做到的一點,這就是黃埔的精神。同時,要珍惜現有的平臺,利用好現有的舞臺,發揚好黃埔精神,在不同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做好黨交給的工作。
對臺灣,一是不要對國民黨報任何幻想。洪秀柱觀點非常明確,國民黨的老人都不支持她,最終導致“換柱風波”,浪費了“習馬會”后兩岸發展的最好時機。二是早統比晚統好。臺灣當局更改歷史教科書已經對臺灣青少年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將來統一后,要消除這種影響,將會有一個很漫長的教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