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吉人,陜籍著名抗日將領。黃埔4期畢業。1933年參加長城古北口抗戰,手持大刀、身先士卒,榮獲“云麾勛章”。全面抗戰爆發后,接連參加淞滬、徐州、武漢、隨棗、第一次長沙會戰,屢立戰功。1939年12月桂南會戰,率部在“炮火交熾于山林,血肉橫飛于山麓”的昆侖關重創日軍,榮獲“寶鼎勛章”。不久晉升為國民革命軍第5軍第200師少將副師長。1942年入緬作戰,與戴安瀾師長并肩戰斗,同古一戰揚威異域、震動盟國,榮獲美國“軍官自由勛章”。次年升任第200師師長。1944年滇西反攻,率部參與松山、龍陵、芒市系列戰斗,給日寇沉重打擊。第200師獲“虎師”之稱,高吉人也獲得了“虎將軍”的美譽,并被授予“四等云麾勛章”。
這樣一位戰功卓著的將領,卻在1946年編著了一部四章十三節、約11萬字,反映清代政治家、理學家陳榕門理政論政主要事跡和思想的書籍——《陳榕門之生平》。
原來,抗戰勝利后,高吉人對當時“政治道德江河日下,四維不張,綱紀蕩然……人心巧偽,枉然徇情,茍且敷衍,不信不義”的社會現狀憂慮不已,而他當時率部駐扎廣西,又恰巧耳聞清代桂籍賢臣陳榕門的事跡,于是便潛心閱讀了200萬字的《陳榕門先生遺書》,詳細了解其事跡,以“對于中國的復興,抱著極熱烈希望”的心情,完成了《陳榕門之生平》的編著,希冀啟迪世人、富民強國。
陳榕門,本名宏謀,號榕門,廣西臨桂人。清雍正朝進士出身,先后擔任揚州知府,江南驛鹽道,云南布政使,江蘇按察使,陜西、湖南、江蘇、江西、河南、甘肅、湖北、福建巡撫,兩廣、兩江、湖廣總督,兵部、工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等職務。75歲時以老病奏請卸職回鄉,經四次懇請才被恩準,并加太子太傅銜。臨行乾隆皇帝賜詩,結尾兩句是“粵西天未相望遠,祝爾平安歸里人”,親近之情,躍然紙上。陳榕門去世后,朝廷御賜祭葬,并賜謚號“文恭”。
陳榕門一生以“天下之大務,奠大于恤民;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為準則,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凡到之處,不論時間久暫,必考究當地人情風俗,除弊興利,鼓勵民生,倡行教化。有清一代,陳榕門是廣西籍官員中,職務最高,任官歷經省份最多,民間影響最大的一位清官名臣。《清史稿》將其評為乾隆年間疆吏賢者之最。
陳榕門不僅政績斐然,還是著名的理學家。他治宋代二程、朱熹之學,強調明體達用、知行合一。雍正時期就已名聲大振。陳榕門編著作品近300萬字,為清代理學的傳承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其中,《五種遺規》一書影響巨大。曾國藩對后輩推薦此書說:“家中《五種遺規》,四弟須日日看之,句句學之。我所望于四弟者,惟此而已。”該書至清末被定為中學堂修身讀本。民國年間,又被定為官員必讀書。
陳榕門入仕近半個世紀,經歷異常豐富,所涉人、地、事極多,高吉人從繁多的史料中,條分縷析,梳理歸納,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同時,他重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凡是認為有利于當世民生以及對為官從政具有啟示的內容,例如鼓勵農耕、理政審案等,往往多加引述評論,啟發思維。另外,陳榕門著作頗豐,高吉人還在書中最后一章,將陳氏作品分為自著、纂述、校訂三類,為后人研讀提供便利。該書問世后,隨即被國民政府指定為全國公務員必讀書籍,各界亦好評如潮。
高吉人在《陳榕門之生平》的自序中寫道:“本書成后,得力于幾位知交至親作精神上鼓勵不少。”這“知交至親”中最重要的,當推此書的校訂、作序者李任仁。李任仁,曾擔任廣西教育廳廳長、廣西省臨時參議會議長等職。1946年參與創建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后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新中國成立后,擔任國家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等重要職務。《陳榕門之生平》1947年付梓之時,李任仁欣然作序,表達了對編著者的高度贊譽:“高君吉人,平日好學深思,用力甚勤,經數月之努力,著為《陳榕門之生平》一書……”
為《陳榕門之生平》題寫書名的是黃旭初。黃旭初,初入廣西陸軍學校,與李宗仁同學,后轉陸軍大學第4期,嗣赴日留學。隨后入伍參加北伐,屢建戰功。1931年起,擔任廣西省政府主席,主政桂省十余年,澤被鄉里。抗日戰爭期間,黃旭初守土抗戰,功績卓著。黃旭初晚年寓居香港,撰寫了《廣西懷念記》《廣西與中央廿年來悲歡離合記述》等文,洋洋130萬字,成為研究廣西近代史的重要史料。這些后話為今人重讀《陳榕門之生平》平添了幾分意趣。
應當提及的還有于右任。于右任,民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雄詞脫手堅如鑄,秀語生花燦欲飛。”這是于右任在《陳榕門之生平》出版后專為高吉人所題。僅從這兩句本身來看,根本無法將它和抗日名將聯系起來,但這恰恰表明了于右任的與眾不同:其所重者,并非將軍的武功,而是文治。這種眼光令人慨嘆。至于“雄詞”“秀語”“脫手”“生花”諸語,當是對《陳榕門之生平》的至高評價,至今看來,亦恰如其分。
歲月荏苒,陳榕門的思想仍然保持著生命力。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在治理腐敗進行廉政建設時,曾參考陳榕門《五種遺規》之一的《在官法戒錄》。2001年,美國歷史學家羅威廉出版《救世:陳宏謀與十八世紀中國的精英意識》,陳榕門的影響也從亞洲走向了世界。